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公发热线

0577-65811110

媒体报道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战略论坛再议水价

作者:成杨发布时间:2011-05-25查看次数:2665次

    作为水业的定海神针,水价问题是影响水企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水价过高,公众难以接受;水价过低,企业难以盈利,如何解决这对矛盾是业内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网顾问总编傅涛博士与济邦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燎、金杜律师事务所颜俊、通用技术顾问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薛涛一起就水价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张燎表示,价格是一个行业资源配置的最重要的基础性手段,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水价调整面临多方面问题:

  首先,水价的不可承受之重。宏观意义上的水价涵盖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价格、城市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即资源水价、公司水价和环境水价这三大体系,将三个属性完全不同的体系组合在一起,太多原本可以通过市场、通过正常竞争关系、通过成本监审确定的部分被放在了水价之中,成分过于复杂,理清其中的子丑寅某就已是一个大问题,在法理层面上也很难说通。薛涛将其形象的称为一把糊涂账,几行辛酸泪,颜俊也不由感慨,水价实在承载着不可承受之重

  其次,从市场价市长价。水价受地方政府影响巨大,水务服务的成本是市场价,而到了终端往往极具摇身一变成了市长价,迫使水务企业在经营、投资领域面临较大风险。

  再次,地方政府的躲猫猫现象。与水服务相关的利益关联方涉及政府、企业和用户,而政府在相关责任面前总是躲猫猫,把水务企业推到前方与公众直接博弈。若两者沟通失败,水价调整就难免陷入又一个恶性循环。

  最后,公众参与缺位。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对于公众来说,水价具有特殊的政治敏感性,其涨落起伏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这也就使得水的商品属性变得更加敏感和复杂。水价构成成分复杂,当水资源费、污水费等都落在居民的缴费单中时,些微的上浮都容易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没有一个制度化的机制来对水价进行约束和保护,资本市场的要求提价和社会公众的无法认同就只能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针对上述问题,讨论各方给出自己的建议:

  第一,综合部署,构建水价法律体系。

  没有一个真正政企分开的体系,没有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管框架和合格的监管者,就没有公开透明、清晰明了的成本和价格,也就没有公众的信任。颜俊律师表示,在相关法律体系没有形成的情况下,现阶段的成本监审和成本公开很难得到百姓的信任。作为一个系统性问题,只有在定价机制、成本监审、监管体系、沟通渠道等多方面综合治理才有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希望。

  具体来看,一方面,尽快改革和修订1998年颁布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条例》,扩充其规范范围,明晰细节,推动水价定价机制进一步清晰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尽快落实已经出台试行的成本监审管理办法,用公开透明的的监审为公众参与提供基础,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让公众心里有底,对水价构成系统有一个整体性认知,愿意通过听证会等方式来参与水价定制过程。

  第二,准确定位,地方政府承担应尽职责。

  水务行业区域化特征明显,对其价格的规制,很大程度上受地方政府的影响。在企业、政府、公众三方中,地方政府是责任的主要承担者。经济角度,地方政府应客观分析终端水价、企业真实成本等多方面影响水价的因素,将之汇总形成真实的影子价格,规避市场价变成市长价的尴尬;政策上,可推出有针对性的补贴政策,与中央政府的激励性措施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价格补贴机制;沟通中,政府应在企业与公众之间做好沟通调节工作,化解矛盾,远离躲猫猫怪圈,成为真正的责任主体。

  第三,注重沟通,企业加强公众引导。

  资本市场的高额利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其中,当越来越的从业人员忙于融资投资拓展规模时,公众沟通、公众引导的重要性正被逐渐忽视。水价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些微变化都会引起社会关注,近年来,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参与途径也逐步扩宽。公众沟通是门技术,也是门艺术,如何搭建与政府、公众沟通的桥梁同样是企业今后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

  在水价改革过程中,新闻媒体同样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随着网络化时代的来临,媒介在引导公众、传播信息方面的力量愈加凸显,其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都值得关注。学习使用媒介的力量是企业引导公众、赢得更多社会认可的必修课。强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前进动力,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改革发展,同样也对水价的未来变动奠定了稳定基础。

    水价,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一个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未来发展的问题。只有用开放的视角、战略的眼光、理性的思维来进一步探讨水价机制,探寻水企发展之道,关注成本公开、法规完善、公众参与,搭建政府、企业、公众的沟通桥梁,寻找资本市场与社会大众的有效均衡才能真正解决这个复杂问题。